大年初一許多民衆前往臺北龍山寺上香祈福,人潮將龍山寺擠得水泄不通,信衆們在觀音爐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許多民衆前往香火鼎盛的臺北龍山寺上香祈福,熙來攘往的信衆擠滿龍山寺。(王錦河攝)
臺北龍山寺香火鼎盛,衆人在觀音爐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,臺北龍山寺被擠得水泄不通,信衆們在觀音爐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熙來攘往的人潮涌入香火鼎盛的臺北龍山寺上香祈福,信衆們在天公爐前擲香,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幾位信衆在寺內點燭,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熙來攘往的信衆從早到晚擠滿龍山寺,衆人在觀音爐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大年初一熙來攘往的信衆從早到晚擠滿龍山寺,衆人在觀音爐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(王錦河攝)
19日大年初一許多信衆前往香火鼎盛的臺北龍山寺上香祈福,熙來攘往的人潮從早到晚將龍山寺擠得水泄不通,信衆們在寺內觀音爐、天公爐等周圍虔心祈求羊年平安如意。
只重生理不重心理?高齡社會隱憂:「不健康餘命」恐落入長壽地獄…
國家二級古蹟艋舺龍山寺興建於清乾隆三年(西元1738年),迎請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,至今已有 270 多年曆史的龍山寺早已成爲臺灣居民的信仰中心之一。
總面積約1800多坪的龍山寺坐北朝南,面呈回字形,爲中國古典三進四合院之宮殿式建築,由前殿、正殿、後殿及左右護龍構成。包括佛、道、儒三教重要神祇,共有神祇百餘尊,7個香爐:觀音爐、天公爐、文昌爐、水仙尊王爐、媽祖爐、註生娘娘爐、關聖帝君爐。
前殿爲11開間,分爲三川殿、龍門廳、虎門廳,主祀三寶佛: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阿彌陀佛。三川殿前有一對全臺僅見之銅鑄蟠龍柱,正面牆堵則由花崗石與青鬥石混合組構而成,牆上故事多出自三國演義和封神榜,富於教育意義。
正殿即大殿又名圓通寶殿,主祀觀世音菩薩,兩旁有文殊菩薩、普賢菩薩、韋馱護法、伽藍護法及十八羅漢。圓通二字取自佛家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之典故。屋頂採歇山重檐式,四面走馬廊共42根柱子構成,殿外牆堵留有多幅著名書法家石刻,殿內的螺旋藻井不費一釘一鐵,全由斗栱相嵌築構而成。
後殿可分爲天上聖母殿、文昌帝君殿、關聖帝君殿、華陀廳、月老廳。部份屋頂採歇山重檐式,爲典型儒、道教諸神佛供奉處。
左右護龍各配有鐘樓與鼓樓,晨鐘暮鼓,其轎頂式扁六角形的屋頂,造形獨特。全寺屋頂脊帶和飛檐由龍鳳、麒麟等吉祥物造形,飾以剪黏和交趾陶,色彩瑰麗,堪稱臺灣剪黏藝術之精華。
民國74年政府公告艋舺龍山寺爲國家保護之二級古蹟,與國立故宮博物院、中正紀念堂並列爲國際觀光客來臺北旅遊的三大名勝地。